当前位置:首页>市场动态>市场动态详情

潜江:6年育出“金”稻米

作者:小编
发布时间:2020-11-03 09:02:27

丰收时节,荆楚大地稻穗飘香、硕果累累。在潜江,全省首个专门适用于虾稻共作模式的优质水稻品种“虾稻1号”喜获丰收。


10月29日,在杨市办事处新庙村,广袤的虾稻里,全自动收割机正轰隆起舞,在稻田里划出齐整的轨迹,金黄的稻穗让村民喜笑颜开。


“去年,企业下订单引导我们种市里推广的‘虾稻1号’。今年‘虾稻1号’真是丰收了,每斤比普通稻米的市场价高出了1.5毛钱!”潜江市杨市办事处新庙村一组农户陈新洲欣喜地告诉记者,以前他们都是靠卖虾子赚钱,现在他2.2亩虾稻田,仅稻谷就卖了7000元。


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近年来,全省“虾稻共作”面积快速增长,却面临虾强稻弱、缺少专用虾稻品种的短板。6年前,农业专家们在这里埋下一颗科技“种子”。经数载孕育、耕耘,“种子”结成的“虾稻1号”,让人们感受到科技兴农的强大力量。

2014年左右,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、潜江市农业农村局、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为了虾稻共作的需要,专门定性培育了虾稻专用品种。”中垦锦绣华农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剑锋介绍,6年的时间,成功稳定下来一个虾稻专用品种,最终,把这个选育定型成功的品种定名为“虾稻1号”。


“虾稻1号”是我市力推的水稻新品种,与传统稻种相比具有站得稳、育期适的特点,其品种株型紧凑,茎秆粗壮,抗倒性强。不久前,在第三届中国·黑龙江国际大米节上,“虾稻1号”荣获籼米组铜奖。


“截至目前,我们已收购虾稻订单稻谷3.2万吨。”潜江市巨金米业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田先林称,潜江虾稻品质好、品牌响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各地客商前来订购他们生产的虾稻大米。


眼下,“虾稻1号”等创新成果正成为潜江虾稻产业新的核心竞争力。截至目前,该市5万亩“虾稻1号”已产出2.8万吨优质虾稻米,产值约7700万元。


“今年,预计全市虾稻产量达44万吨,综合产值将达11.44亿元。现在,预定明年‘虾稻1号’种子的农户已经有180户,面积超过3万亩。”潜江市农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杨运刚表示,下一步,将继续与大专院校、科研院所合作力度,着力推动“虾稻1号”等优质虾稻新品种大面积推广示范。


7x24小时客服热线:

400-888-7549

顶部